群众工作札记丨公益岗回归公益属性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4-03-05 06:00
channelId 1 1 2 1ad1e2c27a55455198fe03780b7f6510

“公益岗人员工资,将根据真实出勤和实际情况核对发放,对不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将予以清退。”近日,莱西市马连庄镇草泊新村微信群的一则通知引发了村民的讨论——

“这样就对了,过去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和不干也一个样。特别是有些关系户,长年在外地打工,还挂名领着公益岗工资。”村民刘阿姨深有感触地说。

“我被聘为公益岗后,每个月有800元的工资,这对我们低收入家庭很重要。”近期被聘为农村公益岗的村民徐大爷说。

这是莱西整治城乡公益岗乱象给基层带来的变化。2023年4月,莱西市委开展常规巡察,在入户走访中,不少群众反映村里公益岗管理存在问题,有的公益岗人员长期在外打工,有的出工不出力,有的超龄了依然在职,等等。

巡察组第一时间将该问题作为线索移送市纪委监委。经过深入调研,市纪委监委发现城乡公益岗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具有一定普遍性,为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市纪委监委将问题纳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范围,联合人社局、财政局等职能部门,聚焦人员选配、日常管理、作用发挥、运行机制等重点,开展城乡公益岗位开发管理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行动中,市纪委监委成立“室组地+职能部门”联合监督检查组,采取实地走访、查阅档案、个别谈话、大数据比对等方式,走访村社264个,抽查公益岗2000余人,发现有的存在“人情岗”“家族岗”“影子岗”问题,有的存在日常管理不到位、工作日志不完善、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

问题“捞”上来了,如何推动整改纠偏?市纪委监委推动建立“市统筹、镇街管理、村抓落实”的公益岗管理机制,督促人社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修订完善城乡公益岗位开发管理办法,压实基层监管责任,确保将符合条件的聘进来,将不符合条件的“拒之门外”,对无法履职或履职不力的及时予以清退。并通过村庄微信群、村“三务”公开栏等多种方式,及时公开公布公益岗聘任情况和监督渠道,接受群众监督。

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共立案查处农村公益岗弄虚作假问题3起3人,给予党纪处分3人,予以诫勉1人,解决超龄任职、冒名顶替、日常管理混乱、履职不到位等问题45个,清退不符合公益岗条件37人。

发现问题、严明纪法、整改纠偏、深化治理,这样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公益岗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完善,人员选聘任用更加规范。市纪委监委还将立足职责定位,持续深化专项整治成果,围绕选、育、管、用、考等关键环节加强监督检查,促进脱贫人口及困难群众稳定就业,持续激发公益岗位人员履职尽责的积极性、主动性,亮剑啃食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微腐败”,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盛炳杰 陈雷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西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