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丨公元1820年代: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0-11-20 15:30
channelId 1 1 2 a52f175f5607cf694f48ece500d02672

(脚本撰写:易舜 视频统筹:刘芳源)

 

本期提要

 

中华民族创造了世界领先的古代文明,对人类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当历史走入近代,古老中国遇到空前严重的挑战。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自此,独立的中国一步步被推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虎门销烟浮雕

 

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在此之前,中国和西方尤其是英国在贸易往来中,已经暴露了诸多问题,后续事态的发展已现端倪。

 

国势由盛转衰

 

道光继位的1820年,中国依然是当时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然而,看似天下承平、人多地广、经济体量庞大的清朝,事实上已经危机四伏。

 

清代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到了18世纪末期已经呈现末世之相:政治腐败,官僚机构膨胀,各级官吏徇私舞弊;地主大肆兼并土地,无地农民日益增多;从事手工业的生产者因遭受税捐、高利贷等盘剥无力扩大再生产;军力衰变,军备废弛。

 

这时候的中国实际上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对世界大势近乎茫然无知,甚至把西方的先进科技成果视为“奇技淫巧”,加以排斥。

 

不仅如此,清朝统治者为了维系一家之天下,不仅拒绝来自外部的变革和冲击,而且愈加奉行所谓的祖宗成法:限关政策。于是,清朝在封闭中愈发走向衰微。

 

其实,早在大约30年前的1792年,在东印度公司的提议下,英国政府派以马戛尔尼为代表的使团来为乾隆皇帝贺寿,贺寿是假,想打开中国大门是真。1793年9月,马戛尔尼见到了乾隆皇帝,代表英国提出了五条要求,这些要求表面上是为了通商,实际是要在中国推行印度式的殖民模式。这种包藏祸心的提议,被乾隆断然拒绝。

 

我们今天回头看,限关政策阻碍了中外贸易,也把中国封闭在了世界之外。

 

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入侵

 

19世纪初的中国除了国内矛盾重重,更大的危机则是外患: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市场觊觎已久。

 

19世纪初,英国已经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当之无愧的世界“老大”。随着国内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生产出现过剩。以逐利为第一要务的资本主义,必然要将手臂伸向其他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孟加拉以及世界许多地区和国家沦为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一方面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低廉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一方面用自己的民脂民膏来为资本主义国家过剩的产品买单。

 

资本主义逐利的天性既然不变,其胃口和野心就越来越大,于是,地大物博、有着最广阔市场前景的中国成为他们的猎物。

 

他们想控制中国的首选之策就是贸易。

 

其实在鸦片战争之前,中西就有长期的贸易历史,最早的是葡萄牙。葡萄牙跟中国的贸易是海盗式的——通过强盗行径强租了中国澳门。他们把东南亚的香料和药材卖给中国,再把中国的丝绸、瓷器销往欧洲。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后来居上,坐上了对华贸易的头把交椅。

 

但是在初期跟中国贸易的近200年时间里,英国一直处于逆差地位。原因是,中国对英国货物的需求没有那么大,而英国对中国茶叶、丝绸的需求则与日俱增,这其实是中国的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对西方工业体制的自然抵抗。以至于当时英国的商人来广州交易时,商船上带来的不是货物,而是大量银元。

 

眼看着白花花的银元流入中国,这让英国的资本家十分不快,于是他们就反复呼吁英国政府用外交手段来打开中国的大门,这就有了马戛尔尼的朝拜之行。

 

自由贸易没挣到钱,外交手段又行不通,逐利的资本家们开始打起了别的主意。终于,他们找到了能够对付已经垂垂腐朽的大清的“毒药”——鸦片。

 

“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一直以天朝上邦自居的大清,就这样从吸食鸦片中开始溃烂。因为,鸦片是毒品,价格不菲并让人上瘾,一旦沾上再也无法摆脱,而且吸食者往往是有钱人,于是这就像黑洞一样,把钱财、身体、精神、道德、国力全部吸走,难以回旋。

 

就这样,以毒为媒,西方列强一次次发动侵华战争,让中国遍体鳞伤。

 

国计民生之大患

 

道光元年也就是1821年,英国要求在新疆贸易买马,结果未获批准。中英之间的这次交往,恐怕给道光帝留下了印象,要不然在20年后鸦片战争爆发时,他竟然追问大臣要和大清国开战的英吉利是否与俄罗斯接壤,还有与新疆有无陆路可通?

 

1820年道光承继大宝之后,输入的鸦片高达五千箱。中国的白银不仅外流,而且换回来的却是不但无益更是有损国民肌体的鸦片,可以说鸦片此时成为国计民生之大患。为此,道光即位之初就严申禁令,可是“法令者,胥役之所藉以为利也,立法愈峻,则索贿愈多”,因此,鸦片输入在沿海区域依然增长很快。

 

随着鸦片在中国日益泛滥,禁烟问题必须要尽快提上议事日程。针对这一问题,清廷后来逐渐分化为“严禁派”和“弛禁派”两大对垒阵营。严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鸿胪寺卿黄爵滋,他提出的具体办法就是采用严刑峻法,重治吸食;弛禁派代表人物则有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时任直隶总督的琦善和太常寺卿许乃济等人,主张允许鸦片合法输入,准令外商将鸦片照药材纳税。

 

道光帝开始支持林则徐一派的严禁主张,派其为钦差大臣、两广总督,驰赴广州禁烟。林则徐禁烟态度坚定、成效显著,1837、1838两年中,英国对华的鸦片走私贸易受到了一定制约。

 

利益受损的英国商人自然不甘,于是游说英国政府,妄图用强硬无理的不平等外交要求中国开放鸦片贸易,在遭到拒绝后,他们终于撕破脸皮,准备动用武力。

 

看到中西要起边衅,道光帝又有主和之意,时任领班军机大臣的穆彰阿揣摩到了道光的心思,于是建言罢免林则徐,将其遣戍新疆伊犁,改派大学士兼直隶总督的琦善南下顶替林则徐的职位。

 

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当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乔治·懿律、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震惊中外的鸦片战争爆发了。

 

陷入落后挨打境地

 

战争爆发之后,道光帝问大臣:“英吉利至新疆各部,有旱路通否”,还问“英国女皇22岁,怎么能成为一国之君”,可见作为清政府最高统治者的道光不仅对于西方大国的地理一无所知,更谈不上对它们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了解了。顺理成章地,清朝自然也就在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之中,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

 

1842年,在英国的军舰上,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香港被割,向英国赔偿二千一百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中国丧失关税主权,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

 

这样的不公,只是刚刚开始。

 

英国的侵华行动,引来了美国、法国等对中国的胁迫与欺凌,他们意识到获得不正当利益的机会来了。他们在中英《南京条约》的基础上变本加厉,两年后,美国强迫中国签订了《望厦条约》,法国强迫中国签订了《黄埔条约》。

 

这段历史深刻地向我们揭示了,不能代表最大多数民众利益的清政府,既失去了政权赖以生存的民心基础,也无法更不能肩负起带领中华民族实现对外独立、对内富强的历史重任。

 

鸦片战争,成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而这个开端带来的却是屈辱和血泪。因为西方列强的入侵,绝不是为了让中国跟上世界潮流,而是要让中国成为他们商品输出和资本获利的永久市场,把原本独立自主的中国一步步变成被帝国主义国家宰割的半殖民地。

 

从此,中国人民开展了长期的英勇顽强的斗争,中华民族由此开始了救亡图存、国富民强的抗争之路。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烈篇章。

 

(崔华杰 本栏目总撰稿为卜宪群,本期作者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崔华杰)

 

大事记

 

公元1820年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即位(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年号道光。道光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厉行节俭、勤于政务,但因清朝走向衰势,问题已积重难返。

 

公元1823年

 

清政府颁布《失察鸦片烟条例》,内容包括禁止种植罂粟、禁止开设烟馆等。

 

公元1824年

 

因黄河水倒灌洪泽湖,影响了高邮至清江浦一带运河水势,导致漕船无法通行,北京米粮供应告急。道光皇帝决定改漕粮为海运,并逐渐代替河运的地位。

 

公元1826年

 

张格尔集众叛乱,先后攻占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等城。清政府命伊犁将军长龄与陕甘总督杨遇春等领兵平叛。道光八年(1828年),张格尔兵败被擒。

 

公元1828年

 

因新疆地区茶叶走私严重,清政府决定新疆南路和北路的茶叶等由官商行销,不准私运。